<td id="tj1z1"></td>

    <p id="tj1z1"></p>
    <object id="tj1z1"></object>
      歡迎您訪問遵義交旅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網站!
      返回主站
      新聞中心

      【學法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選)

      來源:    瀏覽數:38    發布時間:2024/2/26 19:00:36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節選

      第十二條 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視。

      第十三條 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在錄用職工時,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

      第十四條 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軍人的就業,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十五條 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

      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并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第三章 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 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十八條 下列勞動合同無效: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動合同;

      ()采取欺詐、威脅等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

      無效的勞動合同,從訂立的時候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確認勞動合同部分無效的,如果不影響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

      勞動合同的無效,由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訂立,并具備以下條款:

      ()勞動合同期限;

      ()工作內容;

      ()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

      ()勞動報酬;

      ()勞動紀律;

      ()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當事人可以協商約定其他內容。

      第二十條 勞動合同的期限分為有固定期限、無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期限。

      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以上,當事人雙方同意續延勞動合同的,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第二十一條 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二條 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

      第二十三條 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

      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三十一條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在試用期內的;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提供勞動條件的。

      第三十三條 企業職工一方與企業可以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等事項,簽訂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沒有建立工會的企業,由職工推舉的代表與企業簽訂。

      第三十四條 集體合同簽訂后應當報送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即行生效。

      第三十五條 依法簽訂的集體合同對企業和企業全體職工具有約束力。職工個人與企業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定。

      第四章 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 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準。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元旦;

      ()春節;

      ()國際勞動節;

      ()國慶節;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準支付高于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第四十五條 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

      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章   

      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勞動生產率;

      ()就業狀況;

      ()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六章 勞動安全衛生

      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五十五條 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

      第五十六條 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第五十七條 國家建立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統計報告和處理制度??h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傷亡事故和勞動者的職業病狀況,進行統計、報告和處理。

      第七章 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第五十八條 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

      第五十九條 禁止安排女職工從事礦山井下、國家規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

      第六十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和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

      第六十一條 不得安排女職工在懷孕期間從事國家規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對懷孕七個月以上的女職工,不得安排其延長工作時間和夜班勞動。

      第六十二條 女職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產假。

       


      分享1:
      国产一区二区三_亚洲一区二区欧美_一级成人精品h_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td id="tj1z1"></td>

      <p id="tj1z1"></p>
      <object id="tj1z1"></object>